English >>
 
 
 
科研成果
科研项目
科研论文
获奖成果
专利成果
成果简介
 
成果简介
首页 > 科研成果 > 成果简介 > 正文
 

重点国际合作项目介绍—大型结构损伤检测的非接触快捷精确成像理论与方法

  发布日期:2021-01-23 阅读次数:

研究进展

1)具有导波色散去除的自适应波束成像PAS全域损伤快速定位模块

1)研究超声导波线性相位谱重构理论,建立导波去除色散方法

               

构建如图2所示的板结构损伤检测的接触式OPCM阵列超声导波激励/传感平台,发展时域PAS损伤快速定位方法,并基于相位谱理论建立线性相位谱重构法去除导波的色散效应(图3)的方法。经去除频散后的损伤成像“热点”区域缩小至未经去除频散的成像热区的35%左右,Ф8 mm通孔损伤成像的中心位置与板结构中预置损伤中心位置的最大偏离值由4 mm降至2 mm,有效提高了损伤定位的检测精度。

2)研究复合材料板结构中导波的传播特征,建立频域PAS损伤成像方法

在频域建立与波数相关的相位延迟叠加成像算法以实现波束偏转及聚焦的频域相控阵扫描成像(PAS)方法,提高损伤定位的准确性。频域PAS成像方法充分利用了频带内各频率分量,其成像热点区域相比于时域PAS方法缩小了66.7%,所指示的损伤位置与板结构中实际预设损伤位置的偏差由(-5-4mm减小至(2-3mm

3)频域最小功率无畸变自适应波束形成损伤成像方法

团队针对多损伤成像过程中谱矩阵特征信息不准确致使伪像难以消除的不足,继续发展了频域最小功率无畸变自适应波束形成(MPDR)方法,提升成像过程的数值稳定性以及计算效率。金属板中的损伤成像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超声导波频域MPDR损伤成像方法在继承既有频域PAS方法的优势下,同时能自适应抑制旁瓣伪像,其计算效率也能提升约20%。成像结果如图6所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版权所有:江苏大学结构健康管理研究院 Copyright © 2018-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301号  邮编:21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