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江苏大学门户 ENGLISh
 
  1. 1
  2. 2
  3. 3
  4. 4
  5. 5
 
  新闻中心
学院新闻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团学在线
学术动态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我院微纳米力学团队发现氢键主导的非范德华摩尔材料​:魔角双层冰,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发布时间:2025-10-09   浏览次数:

  近日,我院微纳米力学团队唐淳教授-王丽雅副教授与香港城市大学曾晓成教授团队合作,发现氢键主导的非范德华摩尔材料:魔角双层冰,在国际顶尖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题为Twisted bilayer ice as a new class of hydrogen-bonding moiré materials 的论文。江苏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江苏大学王丽雅副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香港城市大学江健博士、江苏大学唐淳教授和香港城市大学曾晓成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扭转双层范德华材料凭借其独特的摩尔超晶格效应,展现出奇特的物理特性,已成为量子器件设计的核心。传统研究集中于范德华材料体系,而这类体系需要人工精确堆叠才能实现电子态调控。水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物质之一,可以形成丰富的物质形态,属于非范德华材料,然而人类对其结构的认识还很有限,因此被科学杂志列为125个关键科学问题之一。在这种氢键主导的结构中能否形成稳定扭转结构,一直是未被探索的空白。江苏大学唐淳教授、王丽雅副教授团队与香港城市大学曾晓成教授团队合作,首次发现在纳米受限环境中可自发形成具有摩尔超晶格的扭转双层冰(Twisted Bilayer Ice, TBI)。与需要人工扭转的范德华材料不同,扭转双层冰的两种稳定扭转构型(21.8°和27.8°扭转角)的形成依赖于氢键网络的结构自适应能力,为氢键摩尔材料的研究打开了新窗户。

  研究构建的相图显示,扭转双层冰仅在特定压力和受限宽度范围内稳定存在。这种敏感的环境依赖性使其可能成为新型纳米流体开关材料,其摩尔势场也有望用于调控低维电子体系的量子态。团队提出的自发形成机制,为开发非范德华扭转材料提供了普适性设计原则。

  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博士后基金、香港全球STEM教授计划和香港研究资助局资助。(审核,韩豫,来源:土力学院行政办)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5-63833-0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学院领导
组织机构
规章制度
院史沿革
校友风采
师资队伍
研究生导师
学院教师
兼职教授
人才招聘
人才培养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留学生教育
教学成果
精品课程
 
学科科研
学科建设
科研平台
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社会服务
 
实验平台
实验室
管理制度
先进仪器
 
党群工作
组织机构
党建动态
分工会工作
关工委
实践专栏
光荣榜
学生工作
工作团队
规章制度
科技创新
就业创业
团学风采
致远工作坊
下载中心
各类表格
教学文件
学工文件
 
地址: 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301号 邮编: 212013 电话:0511-80611110 邮箱:tmlxxy@ujs.edu.cn